聚焦三大使命,提升职业技术大学吸引力

作者: 时间:2024-07-02 08:54:42 点击:5104

来源: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02日14版

截至今年6月初,教育部已先后批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5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3年)》,包含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装备智能化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现代种业技术等281个职业本科专业,分属19大类。这些专业均是各职业技术大学优势专业,相较普通本科专业更偏向于职业性和技术性,可以同时满足学生既有本科学历,又有技术技能的双重需求。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的毕业证书效用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效力。

职业本科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为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近五年全国职教本科专业招生情况表明,职教本科已具备一定吸引力,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6个本科专业的投档最低分超过了广东11所老牌本科高校。为推动更多高考生报考职业本科,职业技术大学需聚焦三大使命,持续提升职业本科办学吸引力。

聚焦完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就业竞争力。近几年职业本科教育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笔者调研的28所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基本符合设置标准,但23所民办职业技术大学办学基础相对较弱。举办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院校办学基础,系统谋划、稳步发展,强化高标准设置、高质量建设,适时实施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或职业本科教育专项计划,在经费保障、平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职教高考、中本贯通等改革,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已获批的职业技术大学应进一步发挥在完善职教体系、引领职教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强化职业本科专业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全面升级办学条件,提升关键办学能力,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五金”(专业、课程、师资、实践基地和教材)基础;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秉持“差异化、特色化”办学理念,重点发展能够满足行业企业优质岗位能力需求的紧缺专业;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校行企多方协作,尽快培养出一批行业企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教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聚焦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产业支撑力。当前,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部分普通本科毕业生较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另一方面,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迫切需要大批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专科高职和普通本科院校均无法很好满足这种社会需求。专科高职能基本满足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但受限于生源和办学条件等因素,难以培养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效果仍需提升。因此,“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技术大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职业技术大学需要用更长学制和更优办学条件,积极参与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等平台,政校行企协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急需、能够参与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且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切实增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

聚焦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无论是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培训、新型劳动工具的快速迭代、新型劳动对象的智能改造,还是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助力。职业技术大学作为最高层次的职业院校,更需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特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着力推进产科教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聚焦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围绕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流程改造、成果推广运用等关键环节多向发力,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甚至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术大学还需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做精面向区域重点发展行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为行业企业解决生产一线出现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产线运维等方面的各种技术问题,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有效整合技术研发中心、专用设备等资源要素,发挥产品试制与改进的中试车间功能,促进理论研究成果、技术方案向实体产品转化。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政府部门统筹指导下,整合全国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区域高端企业等资源,组建产业学院,助推区域内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作者:邵建东,系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智库联盟研究员)